还有遮阳、发电、反光技术的应用等。
严格控制检验周期,确保十个工作日内出证,缩短积港时间、提高疏港效率,减少企业成本13日,山东威海首个500千伏变电站——昆嵛50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入运行。
据了解,总投资3.4亿元的昆嵛500千伏变电站,是威海首个500千伏变电站,也是山东电网十一五规划五横三纵网络中的最后一个500千伏变电站项目,比计划提前一年建成投入运行目前,作为南京地区建设发展最快、发展环境最优、产业竞争力最强的开发区,江宁开发区已引进国网电科院、国电南瑞、西门子、霍尼韦尔、艾默生、金智科技等几十家电力信息化领军企业,以龙头项目带动智能电网产业发展,打造研发、生产、配套、出口的立体化智能电网产业高新技术发展区。其中,在吉山基地核心区域打造的中国第一个智能电网软件基地,建筑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能容纳200多家企业运营,产业规模将达上百亿。记者日前在江苏软件园吉山基地举办的2009年中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高层论坛首场推介会上了解到,江苏软件园吉山基地作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江苏软件园的组成部分,创新性地打造了国内首家智能电网软件基地。同时配套建设的,还有4万平方米的智能电网产业专业培训基地与3万平方米的工程师公寓
其中,在吉山基地核心区域打造的中国第一个智能电网软件基地,建筑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能容纳200多家企业运营,产业规模将达上百亿。同时配套建设的,还有4万平方米的智能电网产业专业培训基地与3万平方米的工程师公寓。日前,国家电网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胡学浩向媒体透露,智能电网规划和智能电网框架结构有望近期发布,国家对于智能电网会有一个较大的投入。
简单来说,智能电网的应用能够解决新能源并网的接入问题,并保证接入后电网的安全运行和调度。魏建国在21世纪经济年会上表示魏建国在21世纪经济年会上表示。这些问题总是要解决的,我觉得很有希望。
据了解,中国智能能源网将在十二五期间提上日程。三分之一机组随时会收到电网的指令关机,如果电网实行调峰,首先被拉闸的是风电。
而国家电网在其年中工作会议上就已确定,到2020年智能电网总投资规模将达到4万亿元。将纳入新兴产业培育重点针对上述种种技术瓶颈,齐志新博士指出,今明年还将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要统筹解决风电并网问题,进一步培育完善风电产业链。但即使是现有200万千瓦的装机量,大部分并未并入电网,并入电网的也只是间歇性的发电。简单来说,智能电网的应用能够解决新能源并网的接入问题,并保证接入后电网的安全运行和调度。
日前,国家电网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胡学浩向媒体透露,智能电网规划和智能电网框架结构有望近期发布,国家对于智能电网会有一个较大的投入。赵逵表示,目前中国的风电接入技术相比西方国家仍显落后,加上电价等原因,风电发展日益陷于尴尬。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牛东晓对本报记者指出,智能电网目前仍处于实验室阶段,根据国家规划,未来两年是试点阶段,制定发展规划,试点关键技术,包括特高压与数字化变电站。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认为,技术发展落后是风电机组闲置的重要原因,目前新能源产业项目审批与电网的规划脱节,电网的发展滞后于新能源的发展,新能源发电上网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齐志新强调,风电是国家主要发展的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2008年底全国装机容量超过了1000万千瓦。智能电网的研发初衷就是解决各种接入问题,其中包括新能源发电的接入。
12月9日,赵逵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由于风力发电并不稳定,风电接入电网技术等一系列问题仍有待解决,清洁能源不得不白白流失。
为了风电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下一步,在速度增长的同时,要把重点转移到增长质量上来。2016年到2020年则是大规模推广阶段。12月8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21世纪经济年会的演讲中也表示,下一步在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时,将选择节能环保、新能源、先进重大装备等领域作为重点,制定专业规划和政策,突破关键技术,促进产业发展。将从培育新的产业的高度继续做好工作,统筹解决风电并网问题,进一步培育完善风电产业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防止重复扩张。此前,12月7日,国家能源局装备处齐志新博士在第七届亚洲风能展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国家能源局下一步将先解决设备质量控制和电网接入的技术瓶颈问题。核心提示:智能电网的英勇能够解决新能源并网的接入问题,并保证介入后电网的安全运行和调度。
但是与飞速发展的风电装机容量不相称的是,近三成的机组处于闲置状态。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风电办副主任赵逵又燃起了信心。
据记者了解,中国智能能源网将在十二五期间提上日程。乌兰察布市风能资源占内蒙古自治区1/3,占全国1/9,原规划十一五末风电装机达到500万千瓦的产能,实际目前达到200万千瓦。
目前风电难以上网,除了需求不足以外,风力发电不稳定,接入技术不过关,输电技术不过关,都是重要的瓶颈。智能电网或许是打破新能源入网瓶颈的突破口。
2015年建立智能电网示范区,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国家电监会公布的《我国风电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全国风电场普遍经营困难,还有近1/3的风电机组处于闲置状态,有30%以吊装风电不能上网发电。如果接入电网和输电等技术瓶颈得以解决,风电等新能源将大有用武之地,所谓的产能过剩问题也将迎刃而解。新能源入网受制技术瓶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正在编制新能源相关规划,根据已经公开的信息,2020年中国风电装机将达到1.2亿千瓦,约为2008年装机量的8倍多,比原先的规划目标大为提高。
当前在风电技术的质量控制和电网接入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影响行业大规模发展的问题和隐患。内蒙古风力资源约占全国风力资源三分之一,截至今年年底,预计内蒙古风电并网累计装机容量可望超过600万千瓦,居全国首位,但这与十一五规划中1000万千瓦的指标相差甚远。
不过国家相关部门将把上述与智能电网相关的技术,纳入新兴战略性产业培育重点的消息,使得赵逵感到鼓舞杭州市燃气集团政治部经理项敏说,杭州天然气是否会出现短缺情况,关键看上游资源的供给情况,但随着今年一月动工的川气东送杭嘉线明年完工,以及西气东输2线在两年后建设完成,杭州的天然气将得到充分的供给。
据报道,经过两年建设,横跨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三国的中亚天然气管道,下周将正式通气。虽然没有用过从中亚输送过来的天然气,但项敏认为,从地理环境和地表成分分析,中亚的进口气源热值很可能比新疆的石油天然气更高,燃烧效果更好。
如果按照递远递增方式确定管输费,沿海地区的价格将更高。很多人担心冷空气会再次造成天然气短缺问题,不过,日前从大西北传来一个消息,中亚的天然气将接入杭州,这给杭州市民吃了颗定心丸。这条管道将与正在建设的西气东输二线相连,构成一条横贯东西的中国天然气主动脉,这将惠及包括浙江在内的国内14个省市。根据中央气象台的气象预报,我国又将迎来雨雪天气,随着冷空气的东移,浙江的天气也会逐渐转冷。
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的说法,中亚的天然气将以国际价格为基础,结合国内用气单位的承受能力制定,西气东输二线城市门站平均价格超过3元/立方米。另一条主要输送管道西气东输2线将在2011年前实现全线贯通,届时,中亚气源将通过江西进入浙江,途经衢州、金华,到达杭州,并从杭州向上海地区输送。
目前,A线已全部完工,处于待通气状态,B线年底前将完成全部焊接工作,预计明年四五月间可实现通气。浙江省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的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该管道源头地区的施工完成,中亚地区的气源就有可能通过西气东输1线向杭州输送,在上游资源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杭州市民可能用上通过这一途径传输过来的中亚天然气。
这一管道的建成,必然会缓解内地长江以南城市的用气紧张情况。在价格方面,项敏表示,近年来国家已经三次提高天然气的价格,从长远看,天然气提价通过市场化来操作已经是必然,到时的价格将和油价挂钩
据了解,陈晓玲7月份去办护照,可以享受到最新的惠民政策
与本人缴费年限挂钩的增加额少于15元的,按15元发放。
接着,记者做了个正规按摩,然后借故离开。
从近两三年来的重庆旅游市场来看,日本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状态。
近3年调查结果显示,京津冀三地旅游强制消费现象逐步改善。
另外,还积极引导相关经营服务型的企业降低收费。